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薇专业炒股配资咨询
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。8月6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,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。
三个常见季节性谣言
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王乐介绍,季节转换期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较大的昼夜温差导致人体血管收缩,引起血压波动,从而增加心脏负荷,这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一个考验。有三个常见的季节性谣言需要澄清:
一是“换季输液能通血管预防脑梗”,输液并不能“冲走”或“疏通”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,盲目输液反而可能加重心脏和肾脏负担,甚至诱发心力衰竭。
二是“血压稍高没关系,换季后会自然降下来”,恰恰相反,季节转换期血压波动更明显,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规律用药和监测血压,切勿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。
三是“喝红酒、喝醋软化血管”,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们能起到这种作用,过量饮用反而伤身。保护血管要遵从医嘱,注意合理膳食,适当运动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科学控制血压、血脂、血糖。
立秋养生关键在适应“热凉交替”
王乐主任医师介绍,立秋并不意味着酷暑的立刻终结,还会经历一段“秋老虎”的短期回热天气,大概在8月至9月间,其主要特点是早晚凉爽,但午后气温依然很高。
因此,立秋后的养生关键,在于主动适应这种“热凉交替”、昼夜温差显著的过渡性气候。建议昼夜温差大的地区,老人、儿童以及有高血压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早晚做好头颈、腹部的保暖。立秋后,饮食以“润燥清补、健脾养肺”为主,适当增加如百合、梨、银耳、莲藕、山药等滋阴润燥及健脾食材,可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、咽干、皮肤干裂。此外,情志调节在立秋养生中非常重要,建议通过适度运动、培养健康兴趣爱好等方式保持心情愉悦。
立秋后如何应对“秋燥”?
王乐主任医师表示,立秋后,天气逐渐干燥,我们俗称“秋燥”。中医认为“燥易伤肺”,肺这个器官很娇弱,喜欢湿润、怕干燥,而且它和皮肤、鼻子关系密切,当夏季转换到秋季时,人体首先会表现出肺系和体表的系列不适,如干咳少痰、鼻腔干燥、皮肤干涩甚至瘙痒等。对此,中医有许多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大家缓解这些症状。
首先,食疗是应对秋燥最直接、最温和的方式。提倡“以润为健”,多选择一些具有滋阴润肺、生津止渴功效的食物。比如适量吃梨,生吃或炖煮成冰糖雪梨,都能有效缓解咽干喉痛。银耳、百合、莲藕、蜂蜜等都是非常好的润燥佳品,可以将它们熬制成汤羹或粥品,如银耳百合羹,不仅美味,还能从内滋养,为身体补充津液。同时,要减少辛辣、油炸和烧烤类食物的摄入,因为这些食物会耗伤津液,加重干燥。
其次,可以通过按摩一些特定穴位来激发身体的濡养能力。比如,我们可以用食指指腹轻轻按揉鼻翼两侧的“迎香穴”,感到微微酸胀即可,这对于缓解鼻腔干燥、预防感冒有很好的效果。此外,常按手背上虎口处的“合谷穴”,也有助于促进面部气血循环,改善口干问题。
最后,一些简单的生活习惯调整也能起到很好的防燥作用。有意识地练习深长而缓慢的呼吸,有助于濡养肺脏。在干燥的室内使用加湿器或放置一盆清水,保持环境湿度,也是对抗“秋燥”的有效方法。
我国每年仍有境外输入疟疾病例
江西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任医师丁晟介绍,2021年我国获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,但每年仍有一些境外输入的疟疾病例,许多人因对疟疾认知不足,归国后放松警惕,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危及生命;同时,传播疟疾的媒介按蚊在我国也广泛存在,疟疾传播的链条可以再现,所以要持续保持防护意识。
经按蚊叮咬传播是疟疾最主要的传播途径,疟原虫是疟疾的病原体。按蚊吸食感染疟原虫患者的血液时,疟原虫会进入蚊体内发育繁殖,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再次叮咬其他人时,就会将疟原虫注入健康人体内,从而导致疟疾传播。
境外输入病例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,在具备按蚊传播条件的地区可能引起继发传播,恶性疟还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。因此,赴非洲、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务工、旅行者,出行前应咨询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有关机构,必要时携带抗疟药作预防或应急治疗。
从疟疾流行区入境后1年内,若出现周期性寒战、高热、大汗或不明原因发热,应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。
“运动前拉伸,就不会受伤”吗?
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陈丽霞介绍,有些人觉得运动前进行拉伸,就不会造成运动损伤,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。牵拉热身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基础,运动前充分热身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类型和强度,且运动后全身静态拉伸放松,才能避免运动损伤。
运动的最佳时间因人而异,需结合个人作息和健康状况选择,比如上班族可选择早晨或晚间运动,关键是固定时间形成规律。一般来说,清晨适合中等强度运动,夜间以拉伸为主,高强度运动建议在血糖稳定的餐后两小时进行,避免空腹或睡前剧烈运动。
关于运动时长和运动方式,建议运动新手和低频运动者,从每周2~3次开始,每次20~30分钟即可,循序渐进增加强度。
运动方式要遵循“多元搭配”的原则:力量训练可采用自重训练,像深蹲、俯卧撑、平板支撑等。柔韧性训练可以做一些瑜伽拉伸训练。有氧训练可以采取快走、跑步、游泳、骑行等。
聚焦
孩子乳牙坏了需要补吗?
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周永胜8月6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上介绍,暑期很多家长带孩子看牙,一些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不用补,这种观念是错误的。
人类有乳牙和恒牙。乳牙不仅直接影响咀嚼功能,进而影响孩子的营养吸收和身体发育;同时,乳牙还是恒牙萌出的“向导”。如果乳牙坏掉或过早脱落,可能会造成恒牙萌出异常,比如长歪、长不出来等问题。另外,一口健康的乳牙有助于儿童正常发音,若乳牙尤其是乳前牙过早出现大面积龋坏,甚至过早缺失,孩子的发音、学说话都会受到影响。有的孩子还会羞于张口说话,进而影响心理健康。
工人日报客户端《乐健康》第658期专业炒股配资咨询
华林优配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